現代標準漢語音系

現代標準漢語音系

参见:四聲和五度標記法

現代標準漢語四聲調值用曲線法表示

現代標準漢語,如同大部分的漢語方言,是聲調語言的一種。這意味著現代標準漢語中除了輔音和元音之外,音調的不同也會影響單詞的意義。許多非漢語母語使用者在掌握聲調上會有困難,但是正確的聲調發音對於字詞的表達與理解十分重要,因為有很多字只有聲調上的不同(意即,聲調為最小對立體)。根據統計,在現代標準漢語中,聲調與元音同等重要。[27]

聲調類別

编辑

北京所使用的四聲調值

台北所使用的四聲調值

現代標準漢語共有主要四種聲調,其中僅平聲分陰陽,

不同於其他漢語語言,現代標準漢語無獨立入聲調或入聲韻。

下表顯示現代標準漢語的四種主要聲調以及輕聲(或稱中性調、第五聲)。

調號

1

2

3

4

5

調名

陰平

陽平

輕聲

拼音

ā

á

ǎ

à

a

注音

ㄚˉ

ㄚˊ

ㄚˇ

ㄚˋ

˙ㄚ

聲調記號(北京值)

˥˥

˧˥

˨˩, ˨˩˨

˥˩

-

調值

55

35

214

51

聲調記號(台北值)

˦

˧˨˧

˧˩, ˧˩˨

˥˨

調值

44、33

323

312

42、43

IPA附加符號

/á/

/ǎ/ [a᷄]

/à/[f] [à̤, a̤᷆, a̤᷅, a̤᷉]

/â/

標準漢語中四個主要的聲調,使用ma這個音節發音。

四種聲調的正式名稱依序分別是陰平、陽平、上(shǎng/ㄕㄤˇ)[23][29]、去。由於這套名稱系統乃承襲自中古漢語,故其字面意思與實際聲調並不符,參見下文。現代標準漢語的聲調簡介如下:

陰平,又稱第一聲、高平調,是一種穩定的高音,發音時彷彿是用唱的而不是用說的。(有些音節在聲調為陰平時,元音的質量會改變,見上文。)

陽平,又稱第二聲、升調、高升調,從中音升至高音。在三音節的詞組中,如果第一個音節為陰平或陽平,而且最後一個音節不是弱音節的話,那麼第二個音節的陽平可能變為陰平。[30]

上聲,又稱第三聲、中低調、降升調,從中低音降至低音;在其他聲調之間可能只有單純的低音。上聲時常被示範為在音調下降之後還會再上升,然而,當上聲的音節並非單用的時候,音調上升的部分只會出現在句尾或者說話停頓處,而且通常只發生在重讀音節。[31]沒有音調上升部分的上聲有時會被稱為「(前)半上聲」。含有音調上升部分的上聲音節,發音時間明顯長於其他音節。關於上聲音節更進一步的變化,請見下文的連上變調。不像其他的音調,上聲通常用氣息聲(英语:Breathy voice)發音。[32]

去聲,又稱第四聲、降調、高降調,特色為音調從高音到低音有一個尖銳的下降。當其後接著其他去聲的音節時,音調下降的部分可能只會從高音降至中音。[33]

關於輕聲或者第五聲,請見下方段落。

包含漢語拼音在內的大部分漢語拉丁化系統以附加符號將聲調標示在元音上(注音符號亦是如此),但是有一些方案用上標數字的方式標在每個音節的最後,如威妥瑪拼音。這些聲調記號與數字很少用於語言教科書與字典以外的地方,尤其當用於公共標示或公司標誌等地方時通常省略不標。國語羅馬字是一個罕見的例子,其利用不同的拼法來表示不同的聲調,不過規則較為複雜。

輕聲

编辑

現代標準漢語发音时,某些字音在弱音節中會失去原有的声调,而变得轻而短促,這種聲調就叫做轻声。輕聲的實際調值取決於前接字的聲調。

中國大陸

根据中国大陆普通话标准,简单而言,轻声一般出现在下列情况:

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如“的”和“得”)、动态助词(如“了”和“着”)和语气词(如“吗”和“呢”)等虚词,一般读轻声。

普通话中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如“子”、“头”、“上”和“们”,读作轻声。

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的末字读作轻声,分以下几种情况:

有些词语必须或总是读为轻声,如“多么”,其中也包括大多数叠音词(如“哥哥”和“星星”)和连绵词(如“萝卜”和“模糊”)。

有些词语可以读为轻声也可以不读,但两者词义或词性不同,如“大意”、“地道”和“便当”。

有些词语可以读为轻声也可以不读,且两者词义相同,如“因为”、“起来”和“机器”。

台灣

根据中華民國教育部标准,轻声出现的情况比中国大陆标准略少。在上述情形中,轻声可读可不读且意义无差异时,台湾国语除虛詞外,輕聲處理因人而異。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南方人和東南亞華人在使用現代標準漢語时,受其方言影响,使用轻声的频率要比上述标准低得多,部分人甚至几乎不用。但由于并不影响交流,因此也可将不帶輕聲的變體视为廣義上的現代標準漢語。

輕聲調值[34]

前接字的聲調

輕聲字的調值

例詞

拼音

注音

整體聲調模式

陰平 ˥ 55

˨ 2

玻璃

bōli

ㄅㄛ ˙ㄌㄧ

˥.˨

陽平 ˧˥ 35

˧ 3

伯伯

bóbo

ㄅㄛˊ ˙ㄅㄛ

˧˥.˧

上聲 ˨˩ 21[g]

˦ 4

喇叭

lǎba

ㄌㄚˇ ˙ㄅㄚ

˨˩.˦

去聲 ˥˩ 51

˩ 1

兔子

tùzi

ㄊㄨˋ ˙ㄗ

˥˩.˩

儘管弱音節與完整音節間的區分很明顯,輕聲往往不被描寫爲一個獨立的聲調,一些語言學家[谁?]認爲輕聲聲調是前一字聲調的延伸,這種看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對輕聲設立複雜的連音規則,否則需要根據前接字聲調設立4種輕聲的聲調變體(英语:Allotone)。然而這種「延伸」理論則無法全面描述輕聲的特性,尤其是當有兩個以上輕聲字相鄰的時候。[35]

與中古漢語聲調的關係

编辑

中古漢語的聲調與現代標準漢語的聲調並沒有一對一的關係,下表顯示了中古漢語至現代標準漢語聲調的演變。字詞音調的演變取決於音節首,可以分為清音(voiceless consonant,記為 v−)、濁阻礙音(voiced obstruent,記為 v+)或響音(soronant,記為 s)。(現代標準漢語已經失去了清濁音的區別。)

中古漢語

聲調

音節首

v−

s

v+

v−

s

v+

v−

s

v+

v−

s

v+

現代標準漢語

調名

陰平

(一聲)

陽平

(二聲)

上(三聲)

去(四聲)

不規則

去(四聲)

陽平(二聲)

聲調輪廓

55

35

21(4)

51

51

35

相关风雨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365365bet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 07-26 💨 阅读 2731
㡭的解释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㡭的解释

🌊 07-28 💨 阅读 4346
不用网络的射击游戏
365365bet

不用网络的射击游戏

🌊 07-12 💨 阅读 6177
黑暗之魂3 圣女的钥匙获取方法 圣女的钥匙怎么获得
mobile bt365体育投注

黑暗之魂3 圣女的钥匙获取方法 圣女的钥匙怎么获得

🌊 07-21 💨 阅读 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