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注音索引圖示
筆畫索引圖示
部首索引表圖示
網站導覽
生字詞彙表
成語故事
索引選單
知識索引
單字索引
生命大百科索引
遊戲專區
教學應用
投稿區
找單字
注音索引
筆畫索引
部首索引
貓頭鷹博士
:::
品格 - 教育百科
語言搜尋圖示
圖片搜尋圖示
開啟鍵盤圖示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品
ㄆ
ㄧ
ㄣ
ˇ
格
ㄍ
ㄜ
ˊ
漢語拼音
pǐn gé
文字大小
小
中
大
教學模式
開啟關聯
取消關聯
列入收藏
QRcode分享
關閉
切換辭典
切換辭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相關
關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ㄆㄧㄣ
ㄍㄜ
漢語拼音:
pǐn gé
解釋:
品行人格。【例】品格端正、品格高尚
品行人格。【例】品格端正、品格高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品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ㄆㄧㄣ
ㄍㄜ
漢語拼音:
pǐn gé
解釋:
1.品行人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宋朝錢塘有個名妓蘇盼奴,與妹蘇小娟,兩人俱俊麗工詩,一時齊名,……自道品格勝人,不耐煩隨波逐浪,雖在繁華綺麗所在,心中常懷不足。」《紅樓夢》第五回:「不想如今忽來了一個薛寶釵,年紀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1.品行人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宋朝錢塘有個名妓蘇盼奴,與妹蘇小娟,兩人俱俊麗工詩,一時齊名,……自道品格勝人,不耐煩隨波逐浪,雖在繁華綺麗所在,心中常懷不足。」《紅樓夢》第五回:「不想如今忽來了一個薛寶釵,年紀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2.品評文學、藝術作品的品質與風格。唐.韓愈〈畫記〉:「明年出京師,至河陽,與二三客論畫品格。」
2.品評文學、藝術作品的品質與風格。唐.韓愈〈畫記〉:「明年出京師,至河陽,與二三客論畫品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品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aracter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品格」一詞從字面解釋,在兩個字連用時,「品」取類別或等級之意,「格」取法式或準則;品格合為個人情感、思想與行動整體表現之一致而獨特的現象。其涵義一為道德的,一為心理的;但道德的品格仍含有心理的成分。 心理的品格含有情緒作用的成分,重在個別差異,常作相對的描述,如急躁與溫和、穩健與喜怒無常之類;思想方面如靈活與遲鈍、變通與拘泥之類;在行動方面如敏捷與遲緩、靈巧與笨拙之類。這三方面的狀況並非一致的居於一端,同時每一方面的兩極端之間因程度的差別而有種種情形,由此而形成個性以至人格,並表現明顯的個別差異。自心理學趨向科學研究後,多用人格內含的成分名辭,如因素或特質等描述人格,用品格者漸少,因「品格」二字含有道德意味,不易用數字衡量。 道德的品格雖含有先天與後天兩種傾向,但更重後天修養的結果,故而品格指與法式或標準及價值符合的程度,而有品格高尚或低劣之說。在這個涵義中,對人的觀察或衡量,常以道德標準為依據,如誠實、正直、友善、忠信、勇敢等;和這些標準相反的表現便成為不足掛齒者。因此品格有對人做價值判斷的命意,或者稱為「人品」,也用「人格」一辭,但在用人格時,與心理學中所用的內涵已不盡相同。 我國自古以來,便主張用教育為陶冶品格的方式;其中含著一個先在的認識,即是每人的個性固然有先天的稟賦,但卻相信後天的教養有改善和發展的作用,即是原來不合道德標準的,可以藉教養而改變,成為合乎道德標準,而原來合乎道德標準的,可以更上層樓,進而止於至善。因為人自初生一無所知的狀態,要靠教養而生長發育;而生長發育是漸進的,須經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把所學的道德規範納入意識之中,形成自己的觀念,成為品格的內涵,才有了道德價值。故而教育中的品格陶冶,既不能期望速成,也不能有任何疏忽,須要隨時隨地小心培養。培養品格,是「樹人」的工作。 假如人的心靈像塊蠟板,品格就是蠟板上較深的刻痕,而這樣的刻痕會影響到整塊蠟板的外形與功能。依此比喻,品格是個人顯著的心理特質,對個人的思維、判斷及行動有相當大的影響。 在哲學或心理學的討論中,「品格」一詞和「人格」(personality)往往可以通用。但兩者不同之處有二:(1)品格所指的範圍較狹,偏向於個人的品質,而人格的範圍較廣,所含的行為類型比較明顯;(2)如以心靈為蠟板為喻,品格是心靈這塊蠟板上較深的刻痕,而人格則是心靈蠟板上所有刻痕的整體。 在教育學的領域中,品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在過去幾十年,以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和郭爾保(Lawrence Köhlberg, 1927~1987)道德教育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道德教育卻忽略了品格的重要性。有些學者以為,人的品格自出生以來就逐漸形成,道德判斷及行動所涉及的不僅是人的理性,也是人的品格,故忽略品格的道德教育乃是教育的疏失。
「品格」一詞從字面解釋,在兩個字連用時,「品」取類別或等級之意,「格」取法式或準則;品格合為個人情感、思想與行動整體表現之一致而獨特的現象。其涵義一為道德的,一為心理的;但道德的品格仍含有心理的成分。 心理的品格含有情緒作用的成分,重在個別差異,常作相對的描述,如急躁與溫和、穩健與喜怒無常之類;思想方面如靈活與遲鈍、變通與拘泥之類;在行動方面如敏捷與遲緩、靈巧與笨拙之類。這三方面的狀況並非一致的居於一端,同時每一方面的兩極端之間因程度的差別而有種種情形,由此而形成個性以至人格,並表現明顯的個別差異。自心理學趨向科學研究後,多用人格內含的成分名辭,如因素或特質等描述人格,用品格者漸少,因「品格」二字含有道德意味,不易用數字衡量。 道德的品格雖含有先天與後天兩種傾向,但更重後天修養的結果,故而品格指與法式或標準及價值符合的程度,而有品格高尚或低劣之說。在這個涵義中,對人的觀察或衡量,常以道德標準為依據,如誠實、正直、友善、忠信、勇敢等;和這些標準相反的表現便成為不足掛齒者。因此品格有對人做價值判斷的命意,或者稱為「人品」,也用「人格」一辭,但在用人格時,與心理學中所用的內涵已不盡相同。 我國自古以來,便主張用教育為陶冶品格的方式;其中含著一個先在的認識,即是每人的個性固然有先天的稟賦,但卻相信後天的教養有改善和發展的作用,即是原來不合道德標準的,可以藉教養而改變,成為合乎道德標準,而原來合乎道德標準的,可以更上層樓,進而止於至善。因為人自初生一無所知的狀態,要靠教養而生長發育;而生長發育是漸進的,須經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把所學的道德規範納入意識之中,形成自己的觀念,成為品格的內涵,才有了道德價值。故而教育中的品格陶冶,既不能期望速成,也不能有任何疏忽,須要隨時隨地小心培養。培養品格,是「樹人」的工作。 假如人的心靈像塊蠟板,品格就是蠟板上較深的刻痕,而這樣的刻痕會影響到整塊蠟板的外形與功能。依此比喻,品格是個人顯著的心理特質,對個人的思維、判斷及行動有相當大的影響。 在哲學或心理學的討論中,「品格」一詞和「人格」(personality)往往可以通用。但兩者不同之處有二:(1)品格所指的範圍較狹,偏向於個人的品質,而人格的範圍較廣,所含的行為類型比較明顯;(2)如以心靈為蠟板為喻,品格是心靈這塊蠟板上較深的刻痕,而人格則是心靈蠟板上所有刻痕的整體。 在教育學的領域中,品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在過去幾十年,以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和郭爾保(Lawrence Köhlberg, 1927~1987)道德教育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道德教育卻忽略了品格的重要性。有些學者以為,人的品格自出生以來就逐漸形成,道德判斷及行動所涉及的不僅是人的理性,也是人的品格,故忽略品格的道德教育乃是教育的疏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品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名
四縣音
pin31 gied2
海陸音
pin24 gied5
大埔音
pin31 gied21
饒平音
pin53 gied2
詔安音
pin31 ga24
南四縣
pin31 gied2
釋義:
品行和人格。例:佢个品格高尚,故所﹝所以﹞受著大家个尊重。(他的品格高尚,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品行和人格。例:佢个品格高尚,故所﹝所以﹞受著大家个尊重。(他的品格高尚,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相似詞:
【德性】、【人格】、【人品】、【品德】、【品行】、【品性】
對應華語:
品格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品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人格、品行
相關臺灣客語
品格
相似詞
品德、品行、品性、德性、行止、人品、人格、風格、風致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 Email, 如果1人以上, 請使用 , 分隔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教育百科
×
請先登入!
確定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
★
★
★
★
取消
送出
:::
網站導覽
服務簡介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開放API使用說明
內嵌搜尋欄位說明
相關連結
常見問題
隱私權政策
本網站內容豐富,雖經審查仍有可能疏漏, 若有欠妥之處,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Copyright©2014教育部 丨系統維運廠商:卡米爾有限公司
本站建議最佳瀏覽器版本為 Chrome 63+、Firefox57+、Edge79+及Safari1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