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说的成本,应该是指制作成本。《乘风破浪》做了大量低价预售,所谓“票补”,再加上其他宣传、营销成本,应该不少。根据业内一些营销公司的说法,一般国产商业片的营销成本高的已经达到投资额的30%上下,有的甚至有40%、50%。
假定《乘风破浪》宣发成本5000万,加上制作成本,总投入2.1亿。10亿票房,最后出品方分账得3.9431亿,减去成本,净利润超过1.84亿。
电影主要出品方六家,全是“关系户”。霍尔果斯橙子映像是邓超的公司,韩寒曾客串过《分手大师》,邓超这次当主演,且是第二大投资方。博纳保底发行过《后会无期》。果麦文化是出版人路金波的公司,也是《后会无期》的出品方。劳雷影业是方励的公司,是他发掘了韩寒,并投拍《后会无期》。万合天宜是叫兽的公司,韩寒曾客串并投资了《万万没想到》,《乘风破浪》里的主演之一本煜就是万合天宜的签约演员。
亭东影业投资超过50%,那最后分成超过9200万(韩寒是拿了导演费还是直接用导演价值换算成投资额未知)。剩下的50%五家公司分,假如邓超的橙子映像投了15%(片酬入股还是直接投钱未知),就能分成2760万。
这还只是票房入账。之后的网络版权、电视版权等等收入也是一大头。
上一部《后会无期》成本5100万,由劳雷影业、果麦投资,各占一半。后来博纳入局,投入宣发成本3000万,3.5亿保底发行,超过3.5亿的部分博纳拿40%。最终电影票房6.3亿。据方励的说法,于冬分了4000多万,韩寒分了3000多万,他和路金波各2000多万。
韩寒试水尝到甜头后,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一下子宣布了科幻电影《天空制造》(讲一段关于航天与航空的故事,黄建新监制,2017年上映)和《三重门》(2018年暑假上映)。结果,这两部还没启动,中间就插入了一个《乘风破浪》。
就在最新公布的剧本备案中,亭东影业又确认了一个新作《我与世界》。改编自亭东旗下青年作者张皓宸的小说《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据此前的消息,监制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预计2017年暑期上映。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美华尔街论坛 ID: WallStreet_Hotline)
(原文链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